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兩會: 兩會召開,彭博揭中國面臨一個"永久夢魘"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彭博報道,除非中國政府減少壓低價格的產能過剩,否則中國加劇的通膨壓力恐持續漫長時間,進而成為永久性現象。


官方數據顯示,今年2月中國消費者通膨年減0.7%,為2021年以來首度為負值。花旗集團、野村控股等全球性銀行憂心,如果生產超過內需,那麼今年剩下的時間,中國的消費者物價恐在緊縮區間附近波動。

報道說,隨著中國人民銀行將維持人民幣穩定,優先於貨幣寬松,使得中國要擺脫通貨緊縮,將取決於決策者處理產能過剩的能力。


歐亞集團中國區主任王丹指出,中國最新的消費者物價指數(CPI)數據“很好展示了通縮環境是永久性,而非暫時現象。產能過剩,加上相對保守的貨幣立場,實際上將延長,而非緩解通縮壓力”。

花旗集團與野村估計,3月中國的CPI可能僅反彈至接近0%。彭博分析師預期,中國全年CPI為年增0.7%。

中國2月出現通縮壓力蔓延跡象。隨著服務價格與耐用消費品成本下滑,排除食品與能源的核心CPI下跌,為2021年以來首見。


花旗集團經濟學家報告指出,由於恢復消費者信心須耗時數月,並將大幅取決於房市是否觸底反彈,因此供給端的改革對緩解制造業通縮將成關鍵。




中國若不解決產能過剩問題,通縮壓力將延長。(法新社)

在上周中國兩會”期間,一些重要官員暗示將推動“落後低效產能”退出市場。中國財政部預估今年名目經濟成長約5%,這意謂整體物價漲幅約0%。

中國整體物價已連續兩年下滑,通縮趨勢可能延續至2025年,成為自1960年代以來最長通縮時期。下跌的價格已影響企業利潤、勞工薪資與財政所得。與時推移,越加鞏固的通縮恐導致投資與消費縮減。

彭博經濟學家經濟學家曲天石說,“中國2月較預期疲軟的物價數據,突顯需求不振,以及決策者兌現刺激承諾的急迫性。欠缺強有力的財政與貨幣政策,通縮壓力將繼續沖擊中國的經濟”。
不錯的新聞,我要點贊    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,我來說幾句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59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.0007 秒